梁山县牛羊产业发展现状2012/08/06
梁山县是鲁西黄牛、济宁青山羊和小尾寒羊的中心产区,并且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发展牛羊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多年持续大量的良种外调,既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各地牛羊品种改良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又极大刺激了我县牛羊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提高我县知名度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所调研情况,现就当前我县牛羊产业发展及外调市场状况总结如下。
一、牛羊产业发展现状
(一)存栏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
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畜牧业、屠宰设备化行业包括牛羊产业是弱势群体经营的弱势产业,普遍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效益低等诸多不利因素,故国家在近年对畜牧业连续出台扶持政策。近几年,我县通过采取品种资源保护,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使牛羊存栏数量在国内县市普遍下降的大形势下得以止跌回升。据2011年底统计,全县牛存栏6.1万头,出栏6.3万头,羊存栏18.9万只,出栏41.7万只。
(二)养殖规模比重逐年提高。
以前,我县家家户户养牛羊,其作用和用途主要是役用和家庭副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式的养殖模式由于存在与出外打工比较效益较低和社会治安及疫病防控、粪便污染治理等多种不利因素,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形势,散养现象正在逐步退出主导地位,加之政府业务部门的正确引导,近年新建和改扩建了黄河、嘉丰、新绿源、红兴、水泊等一大批规模养殖场,全县规模养殖比重得以提高,从数年前的40%左右骤增至现在的78%。
(三)品种质量和产业开发得到较大提升。
从20世纪80年代,通过逐步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莱等肉牛品种与鲁西黄牛杂交,大幅度提高了生长速度和个体产肉率,近年又通过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鲁西黄牛新品系选育技术研究,使出栏的高档育肥肉牛肉质达到国际A3、A4级标准,为提高肉牛品种质量和进入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我县扩大肉牛外调影响力奠定了竞争力较强的货源基础。
近年我县相继引进波尔、杜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等肉羊品种,用其与我县肉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取得丰硕效果,其繁殖的杂交后代正在通过较高的市场交易价格予以显现。通过实施小尾寒羊舍饲繁育试验、秸秆养畜示范、青山羊保种式开发等科研项目,在小尾寒羊提纯复壮、肥羔生产和青山羊肉风味开发方面得到重点突破。在多年的牛羊良种外调工作中,也充分体现了质优价高、质次价劣的市场经济规律,极大促进了我县牛羊品种质量和产业开发的整体提升进程。
二、牛羊良种外调市场现状
(一)牛羊良种外调数量趋稳攀升。
我县牛羊外调工作始于1982年,当时外调品种以小尾寒羊为主,每年外调量大约在1000-5000只范围内。1999年始,牛羊良种外调量快速上升,年均外调量达到5万头只以上,且外调品种扩展为小尾寒羊和鲁西黄牛。至2003年,在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的背景下,牛羊外调量达到顶峰,最多1年达到27万只。此后牛羊外调量逐渐回落,其原因既有国家政策调控作用,也有规范市场产生副作用的因素,但外调品种逐渐增加了杂交肉牛、波尔山羊和青山羊。截至近两年,因周边地区市场混乱买卖纠纷此伏彼起及我县外调市场治理趋于规范等因素,牛羊良种外调量逐渐趋稳并呈现攀升状态,仅西环路刘庄附近养殖场每天外调数量就达300-600只,外调总量虽低于2002、2003年最高峰时期,但仍然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并且交易模式由往年的村头路边混乱交易转变为规模场内群体挑选竞价模式。
(二)近年牛羊良种外调诚信度得以恢复。
在牛羊外调市场活跃时期,在短期市场行为的影响下,周边部分商户进行了大量的虚假、低价广告宣传,且存在强买强卖和品种、价格欺诈等行为,其中相当部分不正当经营者对外宣称是梁山区域和各级部门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外调市场诚信度。但在一系列纠纷事件处理后及时间空间转换的基础上,外地客商逐渐认识到问题实质,逐步消除和降低了对我县的误解。加之我县经过几年的引导,加大了外调与规模养殖场的关联程度,基本杜绝了路边及皮包公司买卖现象。再者就是我县检疫证件专人专柜管理,发放、使用记录齐全,从未出现检疫证明和标识丢失、买卖等违法现象,实施检疫工作全部到场,由货主签字确认,并增加了“瘦肉精”和口蹄疫抗体的化验室检测,为提高和稳固我县调拨市场诚信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牛羊调拨可追溯性得到增强。
近年来,我县定期集中开展肉羊肉牛外调市场整顿工作,并逐步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出县境检疫工作正确引导,对在养殖场内观察时间充足、基础手续齐全、检测无疫病、无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添加的牛羊优先办理各种证件,并且增施了“瘦肉精”检测、口蹄疫抗体监测等化验室检验项目,在确保我县外调牛羊健康无疫的同时,逐步杜绝了往年路边皮包公司买卖调拨现象,外来客商完成交易行为出现问题或纠纷的能够及时联系到供货养殖场,可追溯性得到增强,促进了我县牛羊外调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规模养殖发展较慢。牛羊散养现已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心理预期效益,而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又需要合适位置的土地、大量的资金和相应的饲养技术及管理能力,造成了有资金的不养、想搞规模养殖的又缺少资金等困惑,规模养殖总体发展不尽人意。二是疫病防控压力大。近年周边国家和国内动物疫情时有发生,我县本身是畜牧大县,畜禽养殖量大,发生疫情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加之牛羊外调量较大,是牛羊买卖市场的集散地,更是加大了疫病防控压力。三是市场管理难度大。牛羊调拨过程涵盖了广告宣传、防疫检疫、谈价交易、道路运输、纠纷处理等多个环节,其各个环节的管理权限涉及到公安、工商、文化、畜牧、交通等部门业务,管理难度较大。
四、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和当地政府资金扶持,同时拓展县内信贷渠道,解决发展规模养殖资金瓶颈问题,解决牛羊调拨稳定、安全的供货来源问题。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解决规模养殖技术难题和调拨过程中的牛羊体制下降问题;三是加强检疫工作力度。根据商品、种用等商品需求,强化出县境动物检疫规则和要求,切实切断牛羊调拨环节疫病传播途径;四是加强部门合作。加强公安、工商、文化、畜牧及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大对虚假广告宣传及坑卖拐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正确引导和规避后续矛盾宣传效应广告工作的力度,并建立正当广告宣传、公平交易行为、善待售后后续服务过程等长效机制,防患未然,切实净化维护我县牛羊调拨市场,促进牛羊产业健康发展,为农村农民增收致富做出贡献。